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人民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4 01:13:14  浏览:989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人民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


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人民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


兰政发【2007】4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兰州市人民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已经2007年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七年五月八日



兰州市人民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明确各级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根据中央和省、市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参与支持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第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对本辖区、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的正职对系统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同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副职按工作分工,对分管部门、单位、系统、行业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的责任: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及同级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每年召开两次党组会,一次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本辖区、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和有关法规,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教育。
(三)制定本辖区、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四)对所辖地区、部门、单位、系统、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五)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征求同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
(六)领导、组织并支持执法执纪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及时研究处理执法执纪机关呈报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
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正职主要领导责任:
(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及同级党委有关反腐倡廉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本辖区、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计划、目标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召开党组会研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管行政监察工作。
(三)支持、督促执法执纪机关依法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批办对重大案件的查处。
(四)监督党组和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下一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对违法违纪苗头性问题,及时督促其纠正;问题严重的,及时向党委、监察机关报告,并按干部管理权限,责成有关部门或单位依法进行查处。
(五)遵守和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对所管辖的主要领导干部中出现的严重问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
第六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副职根据工作分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一)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和同级党委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指导督促分管部门、单位、系统、行业制定贯彻意见和措施,并督促检查实施情况。
(二)定期听取分管部门、单位、系统、行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汇报,及时指导和帮助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三)监督党组及政府职能部门和下一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分管部门、单位、系统、行业领导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对违法违纪苗头性问题,及时督促纠正;问题严重的,及时向党委(党组)报告,并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
(四)支持、协调执法执纪机关依法查处分管部门、单位、系统、行业的违法违纪案件。
第七条 市、县区纪检监察机关(包括派驻机构)在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地区、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协助党委、政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第八条 成立由党委(党组)书记任组长,行政正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任副组长,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法制、统计、审计等部门参加的考核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工作。
第九条 考核工作要与领导班子考核、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目标考核等结合起来,每年年终考核一次,必要时可组织专门考核。
第十条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民主测评。
第十一条 各县区、各政府部门应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列入年度总结或工作报告,在次年一月前报上级政府和同级党委、纪委;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列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陈述,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第十二条 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考核结果由纪检监察机关登记备案,装入廉政档案,作为对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 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监察机关不认真履行本办法第四条、第七条规定的,视其情节,责令写出检查,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责令负直接领导责任者辞职。
对执法执纪机关报批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无特殊情况而久拖不决、超过有关规定时限、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领导班子正职谈话戒勉或免职处理。
第十四条 领导干部不履行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情节较重的,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党纪处分。
第十五条 实施责任追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清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分管领导责任,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
第十六条 责任追究中的组织处理,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纪检监察机关可向党委(党组)、政府及职能部门提出建议,由主管机关、任免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处理;党纪、政纪处分,由纪检监察机关按有关规定处理;追究责任后,需进行离任审计的,由组织、审计部门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供电工程贴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电力部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供电工程贴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3年5月25日,电力工业部

为加强供电工程贴费的管理,我部组织制订了《供电工程贴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与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印发的《关于110千伏及以下供电工程收取贴费的暂行规定》(已以能源电[1993]120号文转发)一并执行。
各地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若有建议,请随时告部。

附:供电工程贴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计投资(1993)116号文印发的《关于110千伏及以下供电工程收取贴费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为加强贴费监督管理,制定本办法,与《暂行规定》同时执行。
第二条 各跨省电网管理局(以下简称电管局),独立省网电力局(以下简称省电力局)应根据《暂行规定》的贴费标准范围,结合本网实际及当地工程造价,确定具体收取标准;对用户自建部分本级电压供电工程收费的具体计算办法,针对不同电网结构相应作出具体规定。电管局内各省局是否采取统一收取标准,由电管局决定。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各电力部门。

第二章 贴费的收取
第四条 各供电部门应按批准的收取标准向申请用电的用户收取供电工程贴费,不得自行提高标准或减、缓、免,或再收取已交贴费工程范围内的建设费用。
第五条 涉及电缆线路供电的少数城市,如因供电工程费用较高而需要提高贴费标准的,由电管局、省电力局组织网内省局及有关供电部门,依据城网规划,划定地理范围,提出相应供电工程贴费的收取标准,报部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 由于用户或城乡规划的特殊要求,按收取标准无法满足贴费工程需要时,经协商,可集资建设供电工程,并签订协议。
第七条 电网电力部门在向趸购转售电能的县电力部门收取贴费时,按《暂行规定》第206条办理,其扣除容量的具体计算方法由电管局、省电力局确定,最多不大于30%,并报部备案。
第八条 有其他资金来源建设农村电网的供电区域,由各电管局、省电力局组织,并商当地政府制定收取贴费标准。对国家认定的贫困地区供电应予扶植,可酌情降低标准。

第三章 贴费的使用
第九条 严格按照《暂行规定》中的贴费使用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把电网建设用资金挪作他用。
第十条 贴费工程项目概算中包括的生产、生活福利设施应按照有关规定的定员、标准、造价纳入概算,严格控制,不得突破。为了有利于建设,可以从施工的贴费工程概算中把生产、生活福利设施的资金提出,集中使用。
第十一条 对《暂行规定》第304条规定的“4%费用”,各省局应严格执行,主要用于因电网发展、业务扩充而需要增加的生产设备购置,其中相应的生产用建筑面积和标准要严格控制,如与其它资金建设的工程合并建设时,应按建筑面积分摊建设资金。

第四章 贴费的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 建立部、电管局、省电力局、供电(电业)局分级负责管理贴费的制度,各电管局、省电力局(含网内省局)对所属供电部门执行供电工程贴费的收取、管理、使用情况负责进行监督、检查和必要的工程及设计审查、验收。
部对各电管局、省电力局的贴费管理进行监督,并进行不定期检查及必要的业务指导。
第十三条 各供电部门及各级电力主管部门都要指定一位局长、一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贴费工作,建立局内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分管职责,相互协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四条 各供电部门应专帐管理贴费,供电、配电贴费分别立帐。贴费资金与集资款分开立帐,不得混淆。
第十五条 用贴费资金建设的供电工程应符合城乡电网规划,贴费工程项目审批立项、年度计划的实施和工程施工管理等应按照基本建设或技术改造工程管理程序进行管理。贴费工程项目竣工后,主管业务部门要及时组织工程验收,提出竣工报告和编制竣工决算。配电贴费工程管理办法,由各电和局、省电力局制定。
第十六条 各电管局、省电力局要建议贴费统计报告制度。每年度向部报送的报表格式如附表。
第十七条 各级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定期审计、检查贴费资金的收支情况,发现挪用贴费资金和其他违反规定的现象,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限期纠正。对挪用、违反规定的资金应根据情节责令限期归还。严重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当事人及领导人的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各电管局、省电力局应结合本网实际情况制定贴费管理实施细则,并建立考核、奖惩管理制度报部备案。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执行。原有贴费文件停止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电力工业部。
附表1:供电工程贴费收取、支用统计表
填表单位: 年度 单位:万元
--------------------------------------------------------------------------------------------
| 分 类 | 上年结转 | 本年收取 | 本年支出 | |
| |------------------------------------------------------------------ |
| | 合 | 其 中 |合| 其 中 |合| 其中用于 | 备 注|
| | | ------------------ |------------ |---------------- |
| 局 名 | 计 | 供电| 配电|4%费|计| 供电| 配电|计|供电|配电|4% | |
| | | 贴费| 贴费| | | 贴费| 贴费|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管局长: 审核: 制表:
附表2: 贴费工程新增能力统计表
----------------------------------------------------------------------------------------------
| 分 类| 110kV | 63kV | 35kV | 10kV | 使 |
| |------------------------------------------------------------------#? |
| 局 名| 架空| 电缆| 变压|架空|电 缆|变压|架空|电 缆|变压|架空|电缆|变压| 用 |
| | 线 | | 器 | 线 | | 器 | 线 | | 器| 线 | | 器 | 4% |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主管局长: 审核: 制表:


党政一把手不宜兼任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启咏

现在有不少地方,包括一些省、市、县、乡,存在着党政一把手兼任着人大常委会主任的现象。笔者认为,这样做,有很多弊端,应加以更正。
第一, 这样不利于人大常委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监督。我们知道,
现代政治生活中,之所以要设立议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由议会代表人民监督政府,避免政府权力过大,避免政府领导者独断专权,防止形成专制主义。如果党政一把手再同时兼任人大主任,势必造成政府议会"一家亲",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给人大监督政府及其官员的工作造成被动,使得本来就不足的人大监督更加乏力和弱化。
第二,不利于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党政一把手应当是监督的重点之一,从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党政一把手的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他们 更需要监督的阳光。党政一把手兼任人大主任,大权全握,不利于人大对其进行监督。
第三,这样做不符合分权制衡的现代法治理念。近代以来,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发现,只有以权制权,腐败和专制才可以得到遏制。最典型的就是三权分立学说,三权,就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这三种权力由宪法赋予不同的机关,这样,每一级政府,就形成三个权力中心,这三个权力中心互相制约、互相牵制,谁也不能胡作非为,谁也不能自我膨胀。现代西方各国的政治体制其实质都是三权分立。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模式,但三权分立学说所蕴含的分权制衡理念是西方政治文明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无数思想家、政治家和人民反复实践的成果,借鉴其中的思路对我们政治体制改革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党政一把手兼任人大常委会主任与分权制衡的理念背道而驰,是不科学的。
第四,这样做不符合党的十六大报告的基本精神。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政治体制改革时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而要切实做到这些,适当分权形成制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党政一把手过于集权,根本无法实现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的要求。
希望媒体对这一现象进行监督批评。


作者 李启咏
地址274000山东菏泽西环小区9号楼1单元1519#
电话 0530-5788853 6691887
作品小站 http://528.nease.net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